作者:福州粮批 来源:文华财经 时间:2025-06-30 浏览次数:170
6月中旬,在美国生柴增量超预期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两驾马车”的拉动下,三大油脂突破震荡区间冲高,其中棕榈油主力合约创下两个半月高点,豆油和菜油触及去年11月份来新高。
就在多头满含期待的等着期价走得更高之时,情势却急转直下,由于中东地缘出现快速缓和局势,国际原油期价连续大跌,油脂涨势难以为继,期价出现高位回落一幕,外围市场遇冷,油脂盘面逐渐回归基本面逻辑,弱势状态会持续吗?远期生物柴油扩张趋势对全球油脂价格的支撑又有多强?
马棕出口增速放缓 但印度仍有补库需求
随着棕榈油价格持续攀升,主需国采购意愿减弱,近期印度接连出现洗船,马棕出口增速放缓,机构发布的高频数据显示前25日马棕出口环比增加6.6%和6.8%,较前20日的14.3%-10.9%增幅收窄。虽然ITS数据显示欧盟需求回暖,但印度及中国的需求却出现有所下滑。
不过目前印度植物油库存基数低,并且自5月31日起印度将毛油的基本进口关税由20%下调至10%,近期盘面下跌可能补库意愿强,同时,6月25日MPOB公布7月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下调至8.5%,此举或将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利好后期的马棕出口,预计三季度印度植物油包括棕榈油进口需求表现良好,叠加马来西亚和欧盟达成贸易协定,提振棕榈油价格。
产量意外下滑支撑盘面 马棕季节性累库压力有望下降
由于前期产量同比增加幅度明显、基数增大,且6月工作日偏少,近期棕榈油产量环比止增下降。SPPOMA发布的产量数据显示马棕产量增长幅度较小,而MPOA给出的前20日产量甚至环比下降4.55%,其中沙巴产区减产幅度高达13.27%。
目前来看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仍处近年同期偏高水平,近几个月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持续回升,但马棕6月产量意外下降以及出口数据增加对盘面形成强支撑,马棕累库速度有望放缓,继续关注后期产量与出口数据变化,待四季度步入减产季,棕榈油市场底部支撑能力有望提高。
美国生柴需求显著增加 巴西提升生柴掺混比例
随着地缘政治溢价消退,生物柴油政策对豆油的支撑效应将显现。6月13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公布了期待已久的下一年度生物燃料拟议掺混规则,2026-2027年的生物燃料混合总量(RFS)分别提高至240.2亿加仑和244.6亿加仑,较2025年的223.3亿加仑显著增长;2026-2027年的生物质柴油掺混义务量(RVO)分别提高至56.1亿加仑和58.6亿加仑,较2025年的33.5亿加仑大增67%和75%,且明显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46.5-52.5亿加仑。
该提案还将进口生物燃料及进口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识别号码(RINs)生成量削减50%,或将鼓励美国生柴生产更倾向于使用美国本国的投料原料,若该提案通过的话,美国豆油的工业需求预期会明显增加。
45Z补贴政策将成为未来美国生柴行业核心激励工具。2025年-2027年,美国生物燃料税收抵免政策执行税号为45Z的税收抵免政策,今年1月10日拜登政府发布了45Z政策的指导细则及计算模型,将暂时排除对进口UCO(废弃油脂)进行税收抵免,进口的生物燃料和可再生燃料也无法拿到补贴。
5月12日,美国众议院对45Z进行进一步修订,将政策原定截止日期延长4年,同时建议取消间接土地利用变化(ILUC)以降低豆油等原料的碳强度,将税收抵免资格限制为使用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或种植的原料制成的燃料。
从美国近几年美国生物柴油投料结构可以看出,豆油是生物柴油原料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RVO增加和45Z补贴政策的加持下,美豆油用于美国生物柴油的物料投入增长或成为常态,而随着美豆油更多投入生柴生产,美国可能进口更多菜油或棕榈油等进口油脂用于食用,全球油脂价格重心预计将迎来系统性上移,后续持续关注美国生柴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在2025年10月31日EPA公布2026-2027年RFS最终方案前,市场仍有博弈空间,短期关注7月8日美国听证会对生物柴油增量预期的影响。
除了美国生柴释放利好以外,巴西生柴端亦出现明显改善。6月25日,巴西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批准,自8月1日起,汽油中乙醇的掺混比例将从27%提高到30%(E30),而柴油中的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将从14%提高到15%(B15)。巴西约70%的生物柴油是由大豆生产,而乙醇是由甘蔗、近期更多由玉米制造。分析师表示,此举将会提高巴西国内的玉米和豆油消费。若生物柴油政策持续加码,巴西豆油消费将趋于国内化,从而支撑国际豆油价格。此外,政策短期落地可能引发市场提前备货,刺激三季度豆油价格上行。
国内油脂供需面亮点不足 豆棕价差持续倒挂
当前国内油脂消费转入传统淡季,三大油脂库存宽松,在大豆压榨量保持高位下,豆棕价差持续倒挂,棕榈油下游需求维持刚需水平,而此前进口利润改善,6月棕榈油买船超过刚需,随着短期到港量逐步增加,棕榈油延续累库态势,市场出货压力有所增加,主要市场现货基差持续走弱。但近期进口利润修复停滞不前,棕榈油买船有所放缓,7月及以后买船仍偏慢,后续关注国内进口利润修复及新增买船情况。
短期国内大豆供应充足,油厂维持高开机率,大豆周度压榨量已突破240万吨达到历史高位,豆油供应逐步转宽松,尽管豆油性价比较好,但油脂整体消费需求较弱,豆油季节性累库进程开启,随着暑期院校放假将导致餐饮行业需求阶段性下滑,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延续,豆油基差仍将承压。
但现阶段工厂执行现货合同,销售远期订单,卖压不大,大量还储预期也给予豆油价格支撑,目前CBOT大豆等待天气和贸易驱动,后续关注成本端大豆成本对豆油价格的影响。
在加菜籽旧作库存偏紧以及进口菜籽榨利不佳的影响下,国内进口菜籽压榨厂对新增远月菜籽买船较为谨慎,短期国内菜籽库存偏低,油厂开机低位运行,提供菜油价格支撑。
但国内菜油库存明显高于近年同期,高价限制终端消费积极性,且近日市场有新的进口菜籽买船消息,增添后期菜油供应压力,基差报价或出现回落。目前市场对新季菜籽存增产预期,关注加拿大主产区天气情况及国内买船进度及中加贸易关系实际走向。
整体来看,随着地缘冲突交易热情降温,油脂期货部分回吐此前涨幅,行情逐步回归供需基本面主导,受国内供需宽松的影响,价格有偏弱调整趋势,短期仍需密切关注地缘局势变化,油脂易跟随国际油价震荡反复,同时6月底的美豆季度库存和种植面积报告对豆系市场的影响也较为关键。而当前美国生柴政策利好尚未完全计价,中长期,美生柴扩张趋势较为明确,对美豆油价格的利多将最为明显,国内油脂整体价格重心也有上抬预期。
(责任编辑: 福州粮批)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